洛希极限公式的导出#
假设卫星和其环绕的行星均为球体,且除了两者的引力外无其他力。
$u$ 为卫星表面最接近行星的细质量(即两球心连线与卫星球面相交处)。对于该细质量 $u$ 有两股作用力,即:
卫星对它的引力及行星对它的引力(因为卫星在行星的引力场内自由降落,潮汐力与行星引力意义相同)。
设 $F_G$ 为卫星作用在 $u$ 上的引力,根据牛顿老爷子的万有引力定律,
设 $d$ 为行星、卫星两球心的距离,$R$ 为行星半径 $F_T$ 为行星作用于 $u$ 的潮汐力,
当卫星处于洛希极限时,有
即
由此易得
到这里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公式的推导,但我们可以进一步的采用密度这一变量来替换质量。
简单地利用一下初中的知识,我们可以轻易的将球体的质量表示出来:
- 行星的质量
- 卫星的质量
将上述两个等式代入我们刚刚推导出的公式,得到
整理化简后
上式即为最终公式。
洛希极限的计算方法#
假设 $d$ 为洛希极限。
根据刚刚得到的公式我们可知理想条件下洛希极限约为
(此处的理想条件指该卫星完全刚体、圆球形,其物质完全因重力(万有引力)合在一起的,且它所环绕的行星亦为圆球形,并忽略其他因素如潮汐变形及自转)
对于是流体的卫星,潮汐力会拉长它(物体的面条化),故在同条件下,它的洛希极限大于刚刚计算的结果,约为
因多种因素影响(如粘度、化学键、摩擦力等)大多数卫星都不完全是刚体或流体,故其洛希半径在两者之间。
其他情况#
观察刚刚得到的公式,当 $\rho_m$ 是 $\rho_M$ 的二倍时,洛希半径 $d=R$,即在行星表面。
当 $\rho_m$ 是 $\rho_M$ 的二倍以上时,我们可以知道洛希半径在行星的内部,那么此卫星永远不会因所环绕的行星的引力而破裂。
- 本文参考以下文献或资料:
维基百科 -洛希极限
中国知网 -《洛希极限:天体是否被撕碎的关键词》